年度 | 著作 | 著作人 |
112 | 印度莫迪政府鄰國優先政策之評估 | 張子揚 |
110 | 近期斯里蘭卡經濟危機 | 張子揚 |
109 | 印度與台灣關係展望 | 張子揚 |
109 | 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觀察 | 張子揚 |
108 | 2019年美「中」貿易戰之觀察 | 張子揚 |
108 | 中國推動地方政府實施權力清單制度之分析 | 張子揚 |
107 | 2018年美中外交與安全對話觀察 | 張子揚 |
106 | 從《中越聯合公報》觀察南海安全情勢 | 張子揚 |
105 | 東協成立政府間人權委員會之分析 | 張子揚 |
102 | 近期中俄海上聯合軍演之戰略意涵 | 張子揚 |
101 | 因勢利導:中國和平發展道路之本質─以擱置爭議政策為例 | 張子揚 |
100 | 後ECFA時代兩岸海洋事務合作之展望 | 張子揚 |
097 | 美中戰略關係與台灣安全 | 張子揚 |
097 | 美中戰略關係與台灣安全 | 張子揚 |
096 | 圍堵中國?日澳安全合作與台灣戰略轉型 | 張子揚 |
095 | Threat and Containment: Sino-American Relation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| 張子揚 |
094 | 台灣非政府組織促進人權之策略與挑戰 | 張子揚 |
094 | 911事件改變布希政府之中國政策:事實或迷思? | 張子揚 |
094 | 聯合國集團政治對人權非政府組織之影響 | 張子揚 |
094 |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與亞歐會議之比較:兼論對美歐亞三角戰略關係之影響 | 張子揚 |
年度 | 會議期間 | 著作 | 著作人 |
108 | 2018-11-05 2018-11-05 |
2018年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」重點及影響 | 張子揚 |
108 | 2019-03-15 2019-03-16 |
台商參與「一帶一路」之途徑與風險 | 張子揚 |
102 | 2013-04-18 2013-04-18 |
日本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協商之研析 | 張子揚 |
102 | 2014-05-19 2014-05-19 |
論台灣創造自由經濟示範區與台灣加入TPP/RCEP之相關性 | 張子揚 |
102 | 2013-04-30 2013-05-01 |
亞洲區域整合之制度分析 | 張子揚 |
102 | 2014-05-20 2014-05-20 |
東協人權機制之成立:折衷主義的分析 | 張子揚 |
101 | 2012-10-03 2012-10-03 |
東協人權機制發展:一個歷史制度主義研究途徑 | 張子揚 |
100 | 2011-04-14 2011-04-15 |
美國與中共在亞太地區之競合關係 | 張子揚 |
099 | 2010-09-26 2010-09-26 |
後ECFA時代兩岸海洋事務合作之展望 | 張子揚 |
098 | 2009-05-01 2009-05-01 |
中國擱置爭議政策與亞太區域安全 | 張子揚 |
098 | 2009-05-13 2009-05-13 |
美國經濟與全球金融大海嘯:高度依賴金融擴張與消費之發展模式 | 張子揚 |
097 | 2008-11-14 2008-11-14 |
協商談判與兩岸關係:回顧與展望 | 張子揚 |
096 | 2007-11-23 2007-11-23 |
中共十七大後對台政治戰略 | 張子揚 |
096 | 美中安全困境與台灣安全 | 張子揚 | |
095 | 中國崛起與美國反應:兼論對美中台三邊關係之影響 | 張子揚 | |
095 | 2006-11-03 2006-11-03 |
中國崛起與美國反應:兼論對美中台三邊關係之影響 | 張子揚 |
094 | 亞太經合會與亞歐會議組織與功能之比較:兼論兩者對美歐亞三角戰略關係之影響 | 張子揚 | |
093 | 東亞區域整合美國之立場與策略研究 | 張子揚 | |
092 | NGOs and Human Rights in Taiwan | 張子揚 | |
092 | 非政府組織與台灣人權發展 | 張子揚 | |
091 | 布希政府對中國人權政策:九一一事件前後之比較 | 張子揚 |
年度 | 出版日期 | 專書名稱 | 著作人 |
102 | 2013-07 | 歐亞區域整合之比較研究:理論的檢視與反思 | 張子揚 |
099 | 2009-10 | 美國經濟與全球金融大海嘯:高度依賴金融擴張與消費之發展模式 | 張子揚 |
097 | 2008-01 | 中共十七大後對台政治戰略 | 張子揚 |
096 | 台灣的政治戰略規劃 | 張子揚 | |
095 | 非政府組織與人權:挑戰與回應 | 張子揚 | |
094 | 21世紀國際關係,(再版) | 張子揚 | |
093 | NGOs and Human Rights in Taiwan | 張子揚 |
年度 | 名稱 | 教師姓名 |
畢業學校 | 科系所 | 教育程度 | 起迄年月日 |
美國紐約州大水牛城分校 | 政治所 | 博士 | 1992-02-01 1995-09-30 |
美國紐約州大水牛城分校 | 政治所 | 碩士 | 1989-08-01 1992-02-01 |
國立臺灣大學 | 政治學系 | 大學 | 1984-10-01 1988-06-30 |
單位名稱 | 職稱 | 起迄年月日 |
南華大學 | 國關系助理教授 | 2000-08-01 |
美國世界日報 | 專刊組副主任 | 1996-07-01 2000-07-31 |
姓名 | 年度 | 計畫名稱 | 計畫編號 |
張子揚 | 107 | 科-歐亞合作的政治經濟分析:兼論台灣的機會與挑戰(3/3) | C107000089 |
張子揚 | 107 | 歐亞合作的政治經濟分析:兼論台灣的機會與挑戰(3/3) | C107000089 |
張子揚 | 106 | 歐亞合作的政治經濟分析:兼論台灣的機會與挑戰(2/3) | C106000100 |
張子揚 | 105 | 歐亞合作的政治經濟分析:兼論台灣的機會與挑戰(1/3) | C105000038 |
張子揚 | 103 | 亞洲與歐洲區域整合的比較研究:兼論中國大陸的角色-亞洲與歐洲區 域整合的比較研究:兼論中國大陸的角色(3/3) | C103000064 |
張子揚 | 102 | 亞洲與歐洲區域整合的比較研究:兼論中國大陸的角色-亞洲與歐洲區 域整合的比較研究:兼論中國大陸的角色 | C102000108 |
張子揚 | 096 | China gauging US resolve with test | |
張子揚 | 096 | Proposal, true or not, puts US in a tough spot | |
張子揚 | 096 | There's art in putting Taiwan aside | |
張子揚 | 096 | US tones down criticism of Chen | |
張子揚 | 096 | 中國成為美日澳假想敵 | |
張子揚 | 096 | 反衛星戰 中國明槓日美 | |
張子揚 | 096 | 台灣談人權 美國傷腦筋 | |
張子揚 | 096 | 形象精英不敵草根戰將 | |
張子揚 | 096 | 阿扁四要槓胡錦濤四不 | |
張子揚 | 096 | 阿扁抓住美中關係要害 | |
張子揚 | 096 | 阿扁玩死美中兩大國 | |
張子揚 | 096 | 阿扁故意踩美中紅線 | |
張子揚 | 096 | 扁再訪中美洲氛圍詭異 | |
張子揚 | 096 | 美國使盡手段逼扁退讓 | |
張子揚 | 096 | 美國亮牌 公投火上澆油 | |
張子揚 | 096 | 美對台政策 小變大不變 | |
張子揚 | 096 | 綠海迷思─回應羅文嘉 | |
張子揚 | 095 | 「各自獨立」暗藏玄機 | |
張子揚 | 095 | 'Status quo' momentarily more stable | |
張子揚 | 095 | Taiwan a weak link in US chain | |
張子揚 | 095 | 布胡會美中台三輸 | |
張子揚 | 095 | 生鏽的島鏈與楊甦棣的談話 | |
張子揚 | 095 | 阿扁愈挫愈勇愈勇愈挫 | |
張子揚 | 095 | 國安報告扁美各有斬獲 | |
張子揚 | 095 | 藍高市未敗 綠北市未輸 | |
張子揚 | 090 | 美中各握籌碼,撞機難善了 | |
張子揚 | 089 | 各押各寶,美大選High到最高點 | |
張子揚 | 089 | 從大選辯論看美軍事外交政策 | |
張子揚 | 089 | 藤森下台,祕魯重建路遙遙 | |
張子揚 | 089 | 藤森風暴催化祕魯民主改革 |